当前位置:首页 > 方案 > AI站设计 >

人工授精助推我市生猪量增质升

时间:2012-04-12 来源: 作者:


生猪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每年以近10万头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市出栏量达53.5万头,其中外销上海、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45万头,按农业人口平均,一人一年外销1头猪。随着生猪饲养量的增加,人们对生猪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改良生猪品种成为迫切要求,而传统的引进良种改良生猪不仅改良速度慢,而且成本高,容易传播疫病。为促进养猪业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我市把推广生猪人工授精作为改良品种、提升质量的主要手段,通过宣传培训、扶持建立推广网点、加强监督管理三项措施推动养猪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市通过人工授精改良生猪30万头,节约种猪购置饲养费490万元,年增效益1200多万元。
  一、宣传培训,提高群众认知水平
  一是利用电视、报纸宣传。与教育电视台联合制作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专题,在《济源日报》农村科普专刊上介绍相关知识、报道典型经验。一年来,共制作电视专题3期,撰写并发表科普文章、典型报道20余篇。二是开展技术政策宣讲活动。分别于今年5月份和10月份,利用市妇联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培训和市畜牧局“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畜牧业大发展”主题宣讲活动机会,两次巡回12个乡镇开展宣传培训,广泛向群众宣讲产业形势和中央、省、市有关政策。三是举办专题讲座。聘请具有多年生猪人工授精实践经验的专家??郑州新亚动物繁殖器械部孟令坤老师,在济源市信息中心举办了现代生猪人工授精专题讲座,利用信息中心先进的传输设备,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形象直观地给群众传授技术,使群众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会后又利用市信息中心设备,通过网络平台将培训内容全部传输到济源市新农村信息网,使群众坐在家里便可上网学习。四是开展技术交流。在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由于发情鉴定把握不准,导致人工输精失败现象十分普遍。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年6月份,市改良站组织人工授精技术员和部分规模场区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大家相互交流,分析失败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五是入场入区进行现场指导。市畜牧局开展“法律、政策、科技入户行动”,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场区,技术人员2?3人一组承包一个养猪小区,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时间,到所包小区进行技术指导。六是联系实习地点,培养技术骨干。今年以来,市改良站选派15名人员到太行种猪场学习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为新建人工授精站点培养技术人才。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猪人工授精的认识水平和推广使用普及率。十月份以来,猪人工授精站点电话不断,上门取精和要求到场服务的人员络绎不绝,乐坏了站内的人工授精员。西官桥站点一天售精和上门服务近20余头份。
  二、扶持建立人工授精推广网点
  年初,市改良站制定了猪人工授精站建设标准,同时出台奖励办法规定:凡建立猪人工授精站的必须有采精室、实验室各一间,面积分别在10平方米以上。采精室为水泥地面,内装假母畜,防护栏。实验室要求铺设地板砖,有瓷片沾贴的操作平台,下可存放仪器设备,并且通水、通电。且有采精公猪3头以上。在养猪小区内建设的,要由协会统一负责管理。按照上述标准建成后由场区提出申请,市改良站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市改良站为站点配置显微镜、恒温箱等仪器设备,统一为站点制作规章制度,并授牌,同时安排技术员到站点跟踪技术指导,确保正常开展工作。截止11月底,全市新建规范化生猪人工授精站点5个,投资总额达20多万元,其中市站用于仪器设备奖补方面投资5万多元。
  三、加强监督管理
  在建设新站点的同时,加强对新老站点规范管理。一是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定,通过培训考试合格者,发给人工授精员资格证;二是严格采精公猪管理,对现有采精公猪进行质量鉴定,符合种畜条件的方可使用;三是出台《济源市家畜人工授精站管理办法》,并与《济源市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标准》和《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一起制成版面悬挂于实验室,提醒站点严格遵照执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