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3亿元整治养殖业污染 守住绿水青山

时间:2017-04-21 来源: 作者:佚名


  近年来,高安年均出栏生猪200万头,年存栏110多万头,产值占据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是江西省畜牧业十强、全国畜牧业百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然而,不容乐观的是,生猪养殖造成的污染也在逐年上升,让百姓怨声载道。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胡康林 实习生 杨颖)生猪养殖是高安市的支柱产业,每年200万头生猪的出栏量,让百姓的荷包鼓了起来。据统计,高安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一个出栏750头生猪的养殖场,高密度、低层次的生猪养殖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正要吃饭被苍蝇爬满”、“干完农活却没处洗手”成了一些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养猪大市如何守住绿水青山,成为一个治理难题。
  为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探寻绿色养殖之路,高安市围绕“唱响高安品牌 建设品牌高安”总体目标,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扎实推进禁养区猪场拆除退养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高安:3亿元整治养殖业污染 守住绿水青山
  曾经的养猪场粪便池臭气冲天
  支柱产业 拆除工作压力大
  高安年均出栏生猪200万头,年存栏110多万头,产值占据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是江西省畜牧业十强、全国畜牧业百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然而,生猪养殖造成的污染也在逐年上升,让百姓怨声载道。
  为解决污染问题,当地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整治,从2016年10月中旬开始,打响一场声势浩大的禁养区猪场拆除整治攻坚战,拆除退养禁养区猪场4769户,共362万平米,誓要还品牌高安一片青山绿水。
  瑞州街道位于高安市中心城区,有养猪户325家,总面积达34万平米。瑞州街道党工委书记谌卫峰告诉记者:“325户养猪场的污水全部流入母亲河锦江,污染特别严重。从2016年10月开始,我们用了80天,把325户养猪场全部进行了拆除。”
  在拆除养猪场过程中,为了做好养殖户的工作,瑞州街道的干部可以说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谌卫峰说:“按照中央政策规定,拆除养猪场是没有补偿的,给大家的80元每平米是市里财政出钱,一共安排了3亿元专项资金进行补偿。”
  高安:3亿元整治养殖业污染 守住绿水青山
  种满油茶的养猪场“遗址”
  表明态度 党员干部带头拆
  杨圩镇是高安的西大门,下辖20个村1个居委会,是出了名的农业大镇,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生猪养殖大镇。在养猪场拆除前,杨圩镇有养猪户1358户,猪场面积51万平米,形成了“猪圈包围农村”态势。
  养猪场在村庄附近,环保处理水平低,污水粪便大都是直接排放,每年夏天,杨圩镇的村庄都笼罩在浓烈粪臭味中,村民生活苦不堪言。
  为了发动养猪户积极拆除猪场,杨圩镇镇长肖辉几次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宣传政策、表明态度,并根据养猪户的实际困难,发动党员干部帮他们找买主。“很多村里的党员干部也是养猪户,他们率先拆除,带了一个好头。自己没有猪场的,就动员亲戚拆。”
  湖背村村支书胡竹林是村里有名的养猪大户,他的养猪场有1400平米,在2014年和2016年分两次进行了拆除。虽然拆除养猪场自己也有不舍,但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他下定决心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正是因为看到胡竹林这些党员干部率先带头拆除,村里的人也少了很多反对意见。
  高安:3亿元整治养殖业污染 守住绿水青山
  被拆除的养猪场
  污染严重 养猪户体会深刻主动拆
  在离昌栗高速不到500米的一块田地边,曾经是瑞州街道港溪村养猪户游明生的养猪场,5个月前他还在这里饲养着一群猪崽子,以后这里将恢复成一片耕地。
  过去的14年,游明生在这个800多平米的猪圈里养了30头母猪,每年出栏小猪300余头,行情好时年收入最高可达20万。此次拆除养猪场,让他的收入减少了许多,但他却出人意料地拆得非常干脆。
  游明生对于养猪导致的环境污染深有体会,他的妹妹妹夫就是得了癌症去世了。“因为养猪对环境污染特别严重,空气不好,地下水吃了对身体也不好。”
  游明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每年养猪能赚到20万左右,但是自己每年还要对周边的村民进行赔偿,而且经常会被投诉。“我们这些散养户对污水都不会进行处理,所以把别人的良田都毁了,庄稼也损了。”
  在养猪场拆除后,游明生便去县城开农用车帮人运货,虽然收入远不及以前,但是游明生却感到很清闲,而且没有风险。“养猪也有周期的,赚一年亏两年,而且遇到疾病之类的,损失更大。”
  港溪村以前有105户人家养猪,后来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村民们都像游明生一样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自觉响应政府号召,到去年村里只有几十家在养。
  高安:3亿元整治养殖业污染 守住绿水青山
  被拆的养猪场
  拆除猪场 政府鼓励再创业
  拆除猪场再创业,是当地政府鼓励养猪户走的新路子,对于不想再创业的,政府也建议他们去镇里一些企业上班,多的时候一个月有四五千元收入。
  湖背村村民肖道林的猪场在2014年就进行了拆除,现在他已经成了一名种粮大户,300多亩的良田一年收益就有十几万元。“拆猪场之前,水稻长得绿绿的很茂盛,但是产量很低,现在猪场拆了以后,水稻产量提高了很多。”
  肖道林感慨最多的是环境发生了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的环境很差,比如吃饭的时候人还没上桌,就已经爬满了苍蝇。养猪场的污水粪便到处排,有时候干完农活后,连个洗手的地方都找不到。喝的地下水水质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水田里也有鱼了。”
  关于目前拆除工作的进展,肖辉镇长介绍,杨圩镇在拆除养猪场上得到了政府4000多万的资金支持,现在已经有1336户养猪户拆除到位,剩下的22户在可养区内不用拆除,但是要全部完善环保设施。
  “下一步将对已经拆除的地方全部复绿,并防止死灰复燃再建猪场,对符合建房政策的拆除地,可以进行建房。”肖辉表示。

(责任编辑:李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