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轶事 >

记一头文化气息浓厚的猪

时间:2018-10-18 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作者:孙雪欣


畜牧业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远古人群“拘兽以为畜”,现在的家猪就是野猪经过漫长的拘养、驯化而来的。中国养猪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猪种资源众多,养猪经验丰富。约在3000年前,古代文献已有了养猪的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豕”的象形字,金文中的家字,从宀到豕,《说文》的解释是“豕居之圈曰家”,表明当时养猪在居室内,无豕不成家,是早期家庭养猪的写照。
 
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关养猪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如《氾胜之书》、《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三农纪》、《农桑经》等农书中都有猪的记载,建国后所出版的养殖著作中关于猪的内容就更多,难以计数。农书中记载养猪自然不在话下,在历史故事、民族艺术、诗词熟语中出现猪的身影依然值得深思。
 
一、历史故事中
在我国古代,猪被称为“豕”,又称彘、豚、豨。猪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很多历史小故事,据《朝野佥载》记载,唐代人因为养猪致富,故称猪为“乌金”。翻阅史书,取名为猪的屡见不鲜,如《史记》中的人物“陈豨”;汉武帝原名叫“刘彘”;《晋书》中有叫“陈猪”的人;《魏书》中有叫“薛野猪”的人;《南齐书》中有叫“张猪儿”的人;《旧唐书》中有叫“李猪儿”的人;《金史》中有叫“完颜猪儿”的人。湘军总头目曾国藩还曾在家训中,将“读书”、“养猪”视为家族中的两件大事。
 
历史上也有忌猪之人,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皇帝姓朱,故避讳猪。“猪”、“朱”谐音,养猪、杀猪、劁猪、吃猪都要避讳,幸好汉字丰富,猪可以用“彘”、“豕”等字代替。行文可以了,老百姓用了几千年的大白话就难改了,难改也得改,要不然掉脑袋。好在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智慧,不让叫猪,明朝的老百姓则美其名曰“万里哼”,杀猪就说杀万里哼。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皇室发生丧事,天下要禁止屠宰。据《明会典》记载: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去世,朝廷治丧委员会规定:“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也就是说,皇室死了人,南京城的老百姓四十九天之内不能杀猪宰羊,京城以外禁止三天。自此之后,这条规定就成了大明朝的法律条文,民间逐渐讹传为朝廷不让杀猪。
 
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这个不仅姓朱还属猪的皇帝开始别出心裁。公元一五一九年(明正德十四年),朱厚照南巡,曾于十二月间在仪真(今属江苏仪征)下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在仪真县举行祭祀时规定不供猪头只供羊头。皇帝的意思很明朗,我姓朱又属猪,字不同但音同,理应当全面禁止。倘若谁触犯了条例,那对不起,我就把你们全家发配到边穷地区,永远也别想回来。
一时间,举国猪贵。老百姓不敢养猪了,直隶、山东等地的百姓被迫宰杀所养的猪,连刚刚出生的小猪都要埋掉。好在不久,朱厚照的荒唐法规在大臣的劝谏下宣布流产。倘若一直坚持下去,今天的国宝就不是熊猫了。
 
二、民族艺术中
猪有独立自主的根性,它们用鼻子拱地掘土求食,勤恳老实,不奢望意外的嗟来之食,是勤劳致富、丰收吉祥的象征。生肖文化中,“亥”更有着收藏万物的意思,表示招致富贵和吉祥,给人生带来好的命运。旧时年画或剪纸以猪为题材者不可胜数。清末著名画家任预传世有《十二生肖图册》,其中《亥猪图》,肥硕可爱,在美术史中当有其地位。

 


猪不仅出现在美术作品中,在文物届依然有其立足之地。
 
玉猪龙



红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一般个体都较小,且有穿孔,被认为是佩饰,其中各种动物类的玉饰雕琢尤为精细,如玉龟、鱼形石坠、玉鸟、双龙首玉璜、玉猪龙等。这件玉猪龙肥首大耳,圆睛怒睁,眼周有皱纹,吻部前突,也有多道皱纹,口微张,獠牙外露,背部卷曲如环,是猪首龙身相集合的形态。这类玉器不应仅仅视为佩饰,而应是代表某种等级和权力的祭祀礼器。

 


 
商代豕形铜尊



1981年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的酒樽作野公猪形状,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孔武有力。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有的考古学者认为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其具体作用是人们与神灵之间的沟通媒介,起着巫术般的祈求避邪作用。

 
圆明园猪首铜像



圆明园国宝猪首铜像是圆明园内海晏堂前水力钟构件,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与其他12生肖按规律交错排列构成一组喷泉,实为海晏堂前一个别致的水力时钟,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1860年因英法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猪首于2003年9月由澳门著名实业家何鸿燊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从此得以永久性珍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内。





 

 
除此之外,在民间工艺中,也有许多猪的造型。如河北浚县的泥猪,自然生动;四川新繁的棕编猪,审美与实用兼顾;陕西洛川的布猪,活泼可爱;江西景德镇的瓷猪,体型敦实,憨态可掬;江苏无锡的陶猪,略貌取神,趣味盎然……这些无不构成具有丰厚底蕴的猪文化,令人眼界大开,美不胜收。
 
三、诗词熟语中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唐·王驾《社日》)
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唐·王绩·《田家三首》)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
 
中国古代诗词在涉及到田园生活时,总会有猪的身影出现。养猪业伴随着农业生产而发达起来,不仅为了食肉,也为积肥。在漫长的养猪岁月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有的甚至成为谚语而流传下来。
 
八九十年代的养猪谚语中流传着“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零钱攒整钱,养猪过大年”,“家有猪两口,衣食样样有”,“一季施肥三季壮,一年施肥三年长”诸如此类的话语,依然将养猪作为农家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时谚一方面反映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只着眼于“农”,而不是着眼于“牧”,只知猪粪养田,而不知研究饲养之法。但从另一侧面来看,也说明养猪的利益不只在养猪本身,虽然饲养不赚钱,但其积肥功能却是公认的。
 
“养猪不巧,窝干食饱”,简短八字,道出养猪环境的舒适化的重要性,似是简朴,却实非易事;“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道出饮食调教的重要性。如今又有很多现代的养猪时谚,如养猪“四心”,精心、爱心、耐烦、责任心;养猪“四定”,按定时、定量、定质、定温;养猪“四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无一不表现出养猪更科学、更过细、更人道化的理念。
 
 

有人这样介绍猪文化的:“猪文化是中国社会族群认同及社会价值取向的符号,猪文化是撬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杠杆,猪肉是中国人智慧的源泉,猪的驯化及猪的饲养促进了原始农业的产生,猪群饲养促进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化,猪随葬促进私有观念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自然学家赫森是这样评价猪的:“猪不像马、牛、绵羊那样疑心重重,畏缩顺从;不像山羊那样鲁莽,天不怕地不怕;不像鹅那样满怀敌意;不像猫那样屈尊俯就;也不像狗那样摇尾乞怜。”猪自诞生到现在,在政治生活中、经济生活中、社会生活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不要瞧不起猪,请善待猪。
 

(责任编辑:李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