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大数据平台/中国种猪场引种大数据
通城县国营种畜场
   通城县国营种畜场是由国家农业 部、省农业厅于 1957 年批准建立的国 有种畜场,担负着著名地方猪品种“通 城猪”保种工作,属事业单位(企业 化管理)。“通城猪”于 2000 年被列 入《国家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名录》, 2002 年被列入省级重点场,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保种场。因此,该场承担的不仅仅是“通城猪”的保种任务, 而且还肩负着服务社会、保护国家畜禽种质资源的政治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有关科研项目的进行与合作任务。 华中农业实习科研基地。占地 80 亩,现有干部职工 56 人。现有种猪舍面积 4710 平方米,饲料仓库和加工厂房 200 平方米,其它管理、生活用房 1000 平方米,有兽医诊断室、资料室和配合饲料加工厂房。建立 15 个血统 30 头种公猪,150 头母猪规模的保种群。近几年来,农业部、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对保种场保种设施设备建设给 予了大力支持,不断完善了保种场饲养群体规模和结构、繁殖状态、种猪保健防疫、技术力量、遗传材料收集、 遗传资源研究利用状态等基本条件。
  通城猪繁育(包括二元杂种母猪)除满足本县外,每年输出 1-2 万头。通城猪资源保护对推动湖北省生猪 良种化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通城县生猪生产年节省引种费和品种改良增效等,增收节支 3000 多万元。通城猪资源保护,为湖北省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农业良性偱环,生态效益明显。通 城猪的利用面扩大到省内的 40 多个县、市及湘、赣、豫、皖部分地区。
  经常性开展资源调查、撰写了《通城品种志》、《通城猪资源志》、制定了《通城猪标准》、《实施了保 种资源技术方案》等发表论文 40 多篇。摄制通城猪中央 CCTV—7、 摄制鄂通两头乌电视片。
  以项目为载体,开展通城猪品种种质创新。2001-2003 年通城县国营种畜场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合作 , 以通城猪为母本,培育出肉质嫩美杂优猪“鄂青一号“,在全县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每年出栏肉猪 50 多 万头。2007 年以来,又利用通城猪引入外血横交固定,定向培育出了“通城两头乌毛色、外国猪体型”、肉质好、 生长快、瘦肉率较高、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鄂通两头乌”,在通城猪开发利用中起着重大作用。加工产品有火腿、 冻乳猪、广式香肠、广式腊肉条、小包装肉等品种,扩展外贸,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当务之急,一要抓好国家级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保种场的搬迁新建。通城县国营种畜场建场时间长, 又处于县城居民密集区,防疫、环保难控制。县政府 2019 年决定将种畜场搬迁新建。已选好址,进行了规划 设计正在建设中,集保种场、种公猪性能测定站、县扩繁场于一体,打算年底完成建设。二要按国家级遗传资 源保护区要求建设较高标准的通城猪遗传资源保护区。三是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合作,更深入开展通城 猪种质研究,发掘优良特色性状,促特色猪产品开发。重点是开发利用新品种——“鄂通两头乌”。已制订《“鄂 通两头乌”开发方案》,着手建立种猪“育、繁、推”,商品猪“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化开发体系,通 过创新保种与开发利用机制,提高科技含量,打造通城猪特色品牌。
 
  
 
 
 
 
  联系人:李胜  电话 15271308589
电子邮件:3288265153@qq.com
单位网址:hbtczc@ahoo.com
通讯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隽水镇古龙路 22 号
 

生猪产业大数据平台
联系人:高志勇(13520593393) 刘小苗(13522144786) 黄海涛(137185439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锐创国际2号楼1012 邮编: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