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猪原称“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在世界地方猪种排行榜中名列第一,是起源于东北三省的古老地方猪种,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特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东北民猪体型外貌及分布

  东北民猪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广大农村,曾经是主要的当家品种,群众也叫“笨猪”,毛色全为黑色。毛全黑,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达嘴角。背腰较平,平脊,腹大下垂不及地,四肢粗壮,后躯斜窄,乳头7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200千克,母猪150千克。根据体型大小可分3种类型:体型大,头长,耳大下垂,身上有褶皱的叫大民猪;体小的叫荷包猪;介于中间的叫二民猪。现在的东北民猪主要是中型为主。

东北民猪的来源与考究

  据《东三省的猪种》(1939)记载:“待至千八百年前后,有南郭尔斯公者,将长春以南各地施行开放,准许汉人移人。当此时也,始有农业经营,是故满洲猪的起源,大约是由山东所移人。”近年来出土文物证明,1963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县镜泊湖南端莺歌岭出土的距今约三千年的原始社会陶猪和1973年在旅顺郭家村发掘的晚期龙山文化遗址中的陶猪,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两者体态与野猪有明显区别,说明东北民猪是由原始野猪演化而来的本地猪。后经与二三百年前河北和山东的大量移民经陆路带到辽宁西部的小型华北黑猪,以及由海路带到辽宁南部和中部的山东中型华北黑猪杂交后,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东北民猪这一古老的猪种经过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代代选种,加上千百年来漫长的自然环境选择,形成了今天的产仔率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点的猪种。1982年在山东兖州召开的《中国北方猪种资源讨论会》上确定统称民猪。早期东北民猪分大、中、小三个类型,至上个世纪中期,大型和小型民猪几乎绝迹,现存的东北民猪主要是中型东北民猪。

东北民猪的主要特性

1 抗寒、耐粗放饲养管理

  在处于全国最寒冷地区的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可在零下25℃的简易猪舍产仔;三九天能在户外活动;特别适于放牧饲养(一年可放6~7个月),大量采食野草、野菜。广泛食用农副产品(秕壳、菜叶、糟渣类),在农村改革前最困苦的经济条件下,也能生存繁衍。

2 优良的繁殖特性

  民猪性成熟早,初情期约为128~142天,比长白和大白猪提前30~35日龄,体重70千克左右即可发情配种。母猪发情征候明显,发情受胎率均超过90%,比长白和大白高6%~7%;初产猪平均产仔12.2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6头,分别比其他猪种高3头和1.85头。母猪泌乳力高,经产猪2个月泌乳337.9千克,初产猪267.2千克,比长白和大白高75~100千克。母性好,分娩时无需人工护理,抚育仔猪能力强,育成率达92%以上,比其他猪种高7%。民猪的繁殖利用年限长,平均淘汰年龄为4.3周岁,比其他猪种利用年限长1~2周岁。

3 肉质性能卓越

  民猪的肉色鲜红,无PSE肉(灰白肉)和DFD肉(黄膘肉)。光密度测定值民猪为0.937,比长白和大白高0.3~0.4,证明民猪肌红蛋白质含量较高。在体重90千克屠宰时,民猪宰后45分钟背最长肌PH值为6.48,比长白和大白高0.3~0.4,肌肉失水率,民猪为20.4%,比长白大白低4%~6%;肌肉大理石纹丰富而分布均匀,背最长肌大理石纹评为3分和4分(即理想评分值)者,民猪占75%,长白和大白仅占40%,被评为1分(即非理想评分值)者,民猪为0%,而长白和大白占18%;肌肉水量少,干物质多,脂肪含量适中,具有色、香、味俱佳的优点,口感细嫩多汁,肉香味浓。在当前世界一些品种猪肉品质日益变劣的情况下,民猪肉质优良特性显得极为宝贵。

4 较强的抗病能力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常年传染病发病率比对照组低2.3%;死亡率低20%,仔猪下痢病比对照组低28%。近些年来“洋猪”带来的蓝耳病和萎鼻等,都未见发生。

5 明显的杂交优势

  民猪与瘦肉型公猪杂交,生产的二、三元商品猪,可兼得民猪的产仔多、抗逆性强肉质好和瘦肉型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例如,产仔数达到或超过民猪,长、约公猪和民猪母猪杂交产仔数为13.47头,杜洛克和民猪母猪杂交产仔数为14.23头;育成率达到或高于民猪;肉料比由原来的1:4.2提高到1:3,日增重由490克提高到760克,瘦肉率由49%提高到58%。二、三元杂种猪瘦肉增多,皮和脂肪减少,增加了双胴可食部分比例。1头民杂肥猪平均瘦肉比民猪多6.13千克,皮和皮下脂肪分别少2.94和2.01千克。由于双胴中骨皮肉脂食用价值和单价不同,民杂肥猪比纯民猪增加了经济收入。

东北民猪的保种现状

  东北民猪具有繁殖力高、抗病力强、抗逆性强、肉味浓郁香鲜、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保护畜品种质资源,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品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目前猪肉市场的特色品种。但是由于这种猪生产周期长、产量小,前些年濒临绝种。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人民的生活还处在持续增长阶段,对猪肉的品质要求不高,因此东北民猪及含东北民猪血的杂交猪市场广阔,销量逐年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水平从量到质的转变,原有以脂肪型猪种为主的市场开始逐年下降,除大中小型养殖场都转向饲喂外种猪或外三元猪外,原来东北民猪广阔的农村市场也开始萎缩。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冲击下,许多养猪生产者为了满足市场对瘦肉的需求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用瘦肉率高的外来品种与东北民猪进行二元杂交、三元杂交,甚至全部采用外来品种生产“外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使得东北民猪数量日趋减少,产区繁殖群不断缩小,保种纯繁基地不断萎缩。农村东北民猪的选育通常只通过外貌特征加以选留选配,杂交和近交的情况特别严重,致使有些显性、特别是隐性优良性状逐年退化,如不立即加以系统的保护和选育,东北民猪许多优良性状将会改变。
  十五以来,通过对东北民猪的开发利用,使东北民猪的保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优化了保种方法,保种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大投入扩大群体规模。按现有的家系采取各家系等量留种法,大比例严格选留后备公母猪,逐年扩大群体。目前,东北民猪种猪存栏800头,其中东北民猪基础母猪核心群已由“六五”期间的几十头扩大到430头。二是优化选配方式。采取分亚组轮换进行纯繁与杂交的方法,将保种群分成几个亚群,间隔若干世代在亚群间依次轮换种公猪进行纯繁,控制亚群内的近交系数,控制遗传漂变的产生,使群体的年近交系数增量控制在0.2%~0.5%的范围内。三是淘汰有害基因。由于东北民猪保种群建立时血统来源较窄,为防止群体的近交,避免隐性有害基因的显现,在逐步扩大群体规模的同时,实行优胜劣汰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因大量淘汰而造成基因和遗传变异的巨大损失的问题和不利的影响。四是扩大保种群的血统范围。为避免东北民猪的近交退化,在黑龙江和东北地区的边远农村开展了民间种猪的搜寻工作,把品种特征明显的民猪个体引入场内,用以扩大保种群的血统范围,减小民猪的近交程度,从而提高了民猪的保种效果。

东北民猪保种的有效措施

1加大东北民猪基础猪群的规模

  按现有的家系采取各家系等量留种法,大比例严格选留后备公母猪,使东北民猪的核心群逐步发展壮大。主要用肉眼观察、各阶段测试、利用祖代成绩等方法对后备猪进行选留。

2改进选配方式,降低近交系数的增长速度

  保种场在生产实践中,不可能将引种作为降低近交系数的常规方法。拟采取分亚组轮换进行纯繁与杂交的方法,将保种群分成几个亚群,间隔若干世代在亚群间依次轮换种猪进行纯繁,控制亚群内近交系数的增长速度,降低遗传漂变的危险。

3适当选育、淘汰有害基因

  由于东北民猪保护群建立时血统来源较窄,经过30年的保种,群体的近交程度相对较高,隐性有害基因时有表现。有害基因组合,就会出现近交衰退,使一些优良基因丢失,导致绝种的危险。以目前的群体规模,大量淘汰会造成基因和遗传资源的巨大损失,可以通过扩群增大群体规模,再逐步淘汰有害基因,以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4扩大保种群的血统范围

  东北民猪虽已成为濒危品种,但在黑龙江或东北地区的边远农村,仍有品种特征明显的东北民猪个体。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广泛调查,深入农村边远山区,搜寻农村散养的品种特征明显的东北民猪充实到保种场。扩大东北民猪群的血统范围,降低东北民猪在保种时的近交程度,这对提高东北民猪的保种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5深入开展东北民猪优良特性的研究

  继续对东北民猪的生产性能进行研究,使其优良种性为人类所用。进一步开展东北民猪繁殖生理与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把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拓宽东北民猪及含东北民猪血的杂种猪的生产领域和应用范围。

6搞好东北民猪新品系的选育

  保种场建立具有适度规模的选育群体,根据市场实际需要,针对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等指标进行选育,获得新的东北民猪品系。从而提高东北民猪的生产性能,促进东北民猪保种及开发利用。

7做好保种群体的防疫灭病

  保种群体是我们的宝贵资源,经过了4个世代的选种、选育和提纯,已达到了国家一级品种的标准。在生产管理环节上,做好保种群体的防疫灭病尤为关键。要根据防疫程序严格防疫。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防疫、驱虫、消毒灭菌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健全育种档案,资料记载齐全,设专人管理。及时发现各种疫病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严防发生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对于本周主题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