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经济循环周期理论与生产函数理论,分析中国 45 年来粮食生产周期波动走向及粮食经济增长规律。
一、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现状及问题 任何经济的增长都不是呈现持续线性规律,相反,必然出现周期波动。当然,不同时期周期波动的波形、振幅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依把 1952-1994 年间粮食产量资料,绘出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周期波动图,如下图所示。
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周期波动图
从上图可看出,我国粮食产量增长波动并不规则,波动振幅较大而且波动周期较为频繁。我们可以把 1952-1994 年间粮食波动划分为 9 个周期阶段,如表 1 所示。
表 1 粮食生产经济周期
周期阶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区间
|
1953-1960 年
|
1960-1968 年
|
1968-1972 年
|
1972-1977 年
|
1977-1980 年
|
1980-1985 年
|
1985-1988 年
|
1988-1991 年
|
1991-
|
长度(年)
|
8
|
8
|
4
|
5
|
3
|
5
|
3
|
3
|
|
峰值( % )
|
8 . 51
|
10 . 29
|
13 . 74
|
8 . 97
|
9 . 25
|
3 . 27
|
9 . 49
|
9 . 49
|
|
谷底( % )
|
-15.59
|
-4.02
|
-3.86
|
-1.25
|
-3.84
|
-6.92
|
-2.21
|
-2.45
|
|
落差( % )
|
24 . 00
|
14 . 31
|
17 . 60
|
11 . 42
|
12 . 45
|
16 . 17
|
5 . 48
|
11 . 94
|
|
平均落差( % )
|
|
|
16 . 83
|
14 . 17
|
11 . 51
|
|
* 第 9 为未完成周期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3 , 1994 年
根据周期波动的振幅大小,我们可以把粮食生产波动周期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含 1953 — 1960 年、 1960 — 1968 年、 1968 — 1972 年和 1980 — 1985 年四个周期阶段,落差为 14.3% 以上, 1953 — 1960 年间峰谷落差最大 (24.00 %)。此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 1 . 65 %,粮食呈现负增长。 1958 年是此期间粮食产量最高值, 1959 、 1960 年开始滑坡。 1960 — 1968 年间是第一等级的第二阶段。此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 4 . 82 %,粮食生产基本上属于直线上升阶段 (1960 — 1964 年 ) ,然后开始下降 (1964 — 1965 年间 ) ,最后又开始上升, 1964 年达到这个时期的最高点,粮食产量增长率达到 10 . 29 %。 1968 年出现负增长,其增长率为— 4 . 02 %。 1968 — 1972 年间为该等级的第三阶段平均增长率为 3 . 66 %, 1970 年达到峰值 13 . 74 %, 1972 年达到底谷 -3 . 86 %。 1980 — 1985 年间是该等级的第四阶段,平均增长率为 3 . 41 %。 ]980 — 1983 年间粮食产量直线上升,到 1984 年增长率达到 5.17 %,第二等级包含 1972 — 1977 年、 1977 — 1980 年、 1988 — 1991 年三个阶段,落差为 11 . 42 — 12 . 45 %,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 . 29 %、 4 . 27 %和 3 . 37 %。 1977 — 1980 年间粮食增长比较稳定,峰值在 1979 年达到 8 . 97 %, 1980 年出现负增长 ( 增长率为— 3 . 48 % ) ; 1988 — 1991 年间上升速度加快,从 -3 . 86 %上升为 10.17 %,然后又逐渐回落。第三等级,落差为 10 %以下,此期间只有一个周期阶段,即 1985 — 1988 年间。其周期长度为 3 年,生产稳步增长与回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粮食生产经济增长周期波动有如下特征: (1) 周期长度不规则,发生频率较高。 1952 — 1994 年间共出现 9 次波动,周期长度最长为 8 年,最短为 3 年,平均周期长度为 4.88 年。如果排除第 1 、 2 周期后平均周期长度为 3.83 年。这表明粮食生产增长波动比较频繁。这与自然因素有关,与政策因素也有较大的关系。 (2) 波动振幅较大。最高振幅为 13 . 74 %,最小振幅为— 15 . 59 ,平均落差为 14.17 %。 (3) 波动逐渐趋于平稳。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开展、党的科技教育、富民政策的落实和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从 1977 年起粮食生产趋于稳定增长。 1953 — 1977 年间平均落差为 16 . 83 %, 1977 — 1991 年间平均落差为 11 . 51 %。 1992 年粮食产量出现回升。
二、粮食增长的弹性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很多,这里选择农村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和农村用电量。根据 1978 — 1994 年间资料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增长速度,如表 2 所示。
表 2 趋势增长率
指标
|
农业总产值
|
粮食总产量
|
农村劳动力
|
粮食播种面积
|
化肥施用量
|
农机总动力
|
农村用电量
|
增第率( % )
|
13.11
|
2.45
|
2.21
|
-0.65
|
0.37
|
7.21
|
10.70
|
从上表可以看出, 1978 — 1994 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较快,年均递增 13 . 29 %;粮食产量增长较慢,年均递增 2 . 52 %,与 1952 — 1978 年间的 26 年平均增长速度基本持平 (2.41 % ) ;农村劳动力增长平稳,虽然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但 1978 年后,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到乡镇企业中去;化肥施用急剧上升,因此出现化肥市场供需矛盾。从长远看,这是一种不利于土壤改良的做法,因此应大力宣传使用农家肥;农机总动力增长增快,主要是小农机具数量大幅度的增长,这是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机具发展之路;农村用电量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现对上述各因素做进一步的分析,根据 1978 — 1994 年间资料计算各生产要素的简单弹性系数,如表 3 所示。
表 3 生产要素的简单弹性分析
指标
|
农村劳动力
|
播种面积
|
化肥施用量
|
农机总动力
|
农村用电量
|
技术进步
|
弹性系数
|
0 . 9243
|
-3.1007
|
0.3179
|
0.3677
|
0.2487
|
0.1449
|
从上表看出,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农机总动力,以后排列顺序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和技术进步。播种面积出现“负”贡献。事实上,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978 年以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造成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表现“负”关系。在表 2 中, 1987 — 1994 年间以每年 0 . 57 %的速度递减与上述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所讨论的是某一生产要素对粮食产量的简单弹性分析。这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存在的前提下的数量关系。事实上,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导致粮食产量的变化。现根据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确定农村劳动力 (Labor) 、播种面积 (Land) 、化肥施用量 (Fert) 和农业技术进步 (T) 与粮食总产量 (Y) 间符合 Cobb — Douglas 生产函数:
经逐步回归得如下方程:
inY=inA+ α 1 ln(Labor)+ α 1 ln(Land)+ α 3 ln(Fert)+ α 4 (T) (1)
经逐步回归得如下方程 :
lnY=-2.6986+0.2934 ln(Labor)+0.7941 ln(Land)+0.1019 ln(Fert)+0.0847 ln(T) (2)
(0.1205) (0.0290) (0.3475) (0.7820)
对上式进行统计检验, F=33.61%,R 2=0.9438 ,R 2=0.9438 ,表明粮食总产量的差异 (Y — Y) 的 94.38 %由劳动力、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技术进步解释,另有 5 . 62% 由其他未包含在方程中的因素解释。 (2) 式中 a 1 表示某一分量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份额。与简单弹性系数相比有一定的差异。这是突出了土地在粮食产量中的影响。其他偏弹性系数与表 3 的顺序一致。必须指出的是,技术进步在粮食产量中贡献份额过小,简单弹性系数为 14.49 %,而偏弹性系数仅为 8 . 47% 。所以,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三、影响粮食产量因素的趋势分析前面已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各因素进行了排队。但由于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线性相关,可能导致多重共线性。现计算两因素问的简单相关系数,如表 4 所示。
表 4 相关系数矩阵表
|
劳动力
|
播种面积
|
化肥施用量
|
机械总力
|
农村用电量
|
劳动力
|
1
|
-0.7632
|
0.9778
|
0.9899
|
0.9953
|
播种面积
|
|
1
|
-0.7937
|
-0.8062
|
-0.7617
|
化能施用量
|
|
|
1
|
0.9842
|
0.9855
|
机械总动力
|
|
|
|
1
|
0.9984
|
农村用电量
|
|
|
|
|
1
|
经计算反复筛选,确定劳动力、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技术进步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符合 Cobb — Douglas 函数,即方程 (2) 。客观上各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仍然相当重要,这里通过生产要素的趋势方程作进一步分析,如表 5 所示。
发表于《粮食经济与科技》第 1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