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万谷董事长张磊彪和安徽农大张伟力
美国巴杜杂交模式对中国现代商品瘦肉猪
 
   
 
 


论巴克夏猪在中国养猪生产中的战略地位

张伟力 殷宗俊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230036

 

1 巴克夏猪的品种背景
  巴克夏猪是英国最古老的培育猪种,迄今已有 300 余年的历史和 200 余年的纯繁纪录。由于该猪育成于英国巴克夏郡( Berkshire )的 Faringdon 和  Wantage  地区(如今已划归牛津郡 Oxfordshire ),故以其郡名命名。巴克夏猪在中国旧版的书刊中(由于语种不同)曾被译为巴克县猪、中黑猪、盘克夏猪、盘克县猪,皆同种异名。巴克夏猪的祖先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和两晋时代,曾有中国的远洋商业龙舟将中国华南猪运至古罗马帝国。宋朝文人周去非著“岭外代答”中所云“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是一佐证。在古罗马时代,中国的华南猪与罗马本地猪杂交形成了古罗马(现在的意大利)的著名猪种拿破利坦猪,而拿破利坦猪对诸多欧洲猪种包括巴克夏猪有过种源贡献。此外,英国于 300 年前直接从中国和泰国引进早熟肥美的华南猪和泰国猪与巴克夏郡本地晚熟粗糙的红毛猪和花毛猪及其拿破利坦猪后裔杂交选育出了体大早熟肥美的巴克夏猪,体重曾突破 1000 磅纪录。由于巴克夏猪肉质优良,盛产雪花瘦肉,早在 1800 年就开始向日本出口,日本人称之黑豚 (kurobuta) 。 1830-1860 年间巴克夏猪已形成稳定的遗传特点,以黑毛六白作为品种外貌标示之一,并于 1884 年在原产地成立品种登记协会。十九世纪巴克夏猪开始风靡世界。巴克夏猪从英国引种到美国始于 1823 年,巴克夏猪在美国的登陆为以后杜洛克猪和波中猪的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种源基础。由于巴克夏猪属英国皇家畜种精品,故有其种猪饲养于英格兰的 Windsor Castle 城堡之中。曾有杰出巴克夏公猪以 Windsor Castle 命名于 1841 年出口而引入到美国。美国于 1875 年在伊利诺州的 Springfield 成立了美国巴克夏猪协会( American Berkshire
Association ,现在设在印第安那州的 West Lafayette ),该会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猪育种协会。该会的第一头有纪录巴克夏种公猪是大不列颠维多利亚女王亲手培育的 Aceof Spades 号。在其后的一百年间巴克夏猪成为美洲的台柱品种之一。与此同时,巴克夏猪也向欧亚大陆扩展,深入俄罗斯和中国的广袤农区而成为世界品牌。二十世纪中叶,巴克夏猪在世界猪种格局中的主角地位逐渐被四大金刚(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汉普夏猪)取代。其主要原因是巴克夏猪太肥,不能适应猪肉趋瘦的国际市场潮流。然而,巴克夏猪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它以低调的小规模群体生产着富有阶层餐桌上的雪花肉。日本产的和牛雪花肉的质量优势使和牛能独立于世界肉牛品种之林,尽管其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品种。同理,巴克夏猪的前肩雪花肉优势使其在世界养猪生产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就国际极品猪肉市场的品种格局而言,巴克夏猪领衔于东亚,巴杜(巴克夏猪杜洛克猪杂一代)领衔于美洲, Iberica 猪领衔于欧洲的大局已定(当然,前提是中国地方猪种肉品还未批量打进国际市场)。随着富有阶层对极品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巴克夏猪在低迷了半个世纪后大有东山再起之势。时下美国生产巴克夏猪的场家已达 512 家,与西班牙 Iberica 猪和中国的本地黑猪遥相呼应,极品黑猪肉的国际市场上山雨欲来风满楼。巴克夏猪正在东山再起,美国已有专养巴克夏猪的原种场(如图 1-1 ,图 1-2 )引领新潮。

2 巴克夏猪在中国曾有的历史辉煌
  2.1 造就了一大批国产的近代培育品种

  早在光绪年间已有 巴克夏猪输入中国,以后逐渐成为主要进口猪种,几乎偏及全国。巴克夏猪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中国猪的品种格局有过重大影响。巴克夏猪、大白猪、民猪的杂交后代在黑龙江省形成了哈白猪,巴克夏猪、民猪的杂交后代在吉林省形成了吉林黑猪,巴克夏猪、民猪的杂交后代在辽宁省形成了新金猪,巴克夏猪、克米洛夫猪、民猪的杂交后代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东北花猪,巴克夏猪、民猪的杂交后代在内蒙形成了金宝屯猪,巴克夏猪、定县猪、马身猪的杂交后代在内蒙形成了内蒙黑猪,巴克夏猪、民猪的杂交后代在内蒙形成了乌来哈达猪,巴克夏猪、大白猪、中白猪和新疆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新疆形成了新疆黑猪,巴克夏猪、大白猪、中白猪、定县猪、高加索猪和北京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北京市形成了北京黑猪,巴克夏猪、涿县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河北省形成了涿县猪,巴克夏猪、昌黎县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河北省形成了昌黎猪,巴克夏猪、内江猪、天津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河北省形成了汉沽黑猪,巴克夏猪、大白猪、江汉黑猪的杂交后代在陕西省形成了汉中白猪,巴克夏猪、内江猪、马身猪的杂交后代在山西省形成了山西黑猪,巴克夏猪、大白猪、八眉猪的杂交后代在宁夏形成了宁夏黑猪,巴克夏猪、大白猪、八眉猪的杂交后代在甘肃省形成了甘肃黑猪,巴克夏猪、大白猪、文昌猪的杂交后代在河南省形成了泛农花猪,巴克夏猪、长白猪、内江猪和淮猪的杂交后代在安徽省形成了皖北猪,巴克夏猪、新金猪、烟台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山东省形成了烟台黑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沂蒙地区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山东省形成了沂蒙黑猪,巴克夏猪、日照地区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山东省形成了五莲黑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福州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福建省形成了福州黑猪,巴克夏猪、波中猪、中白猪、宁乡猪、福建本地猪的杂交后代在福建省形成了平潭黑猪。上述猪种在上一世纪特别是在 1949-1978 年间引领着农村养猪普及版的潮流,在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率方面立下历史丰碑。

2.2 提高了杂交猪的品种质量档次,是中国养猪历史中屈指可数的优秀杂交父本之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巴克夏猪与中国地方猪种的杂交后代是大宗商品猪的主要种质基础。巴克夏猪被普遍用作杂交父本。当时的杂交有两种最为普及的形式。其一是巴本模式(巴克夏公猪配本地母猪)生产巴本二元杂交商品猪。巴本模式的两个亲本都是肉质优秀的品质,可谓强强联手,故该杂交猪深得消费者好评。其二是巴约本模式(巴克夏公猪为第二父本,约克夏公猪为第一父本配本地母猪)生产巴约本三元杂交商品猪。该商品猪含巴克夏猪血液 50% ,约克夏猪血液 25% ,本地猪血液 25% ,从而可以推知该三元杂的 75% 的遗传基础是定格在优质肉档次。老百姓对这种三元杂交猪的肉质也是有口皆碑。现在五十岁以上的消费者都感到现在的猪肉没有过去的猪肉好吃。其实从广义相对论的哲理分析,现代的猪肉也还可以算得上好吃而三十年前的猪肉算得上是更好吃,俨然是两个不同的美食层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现代人经常吃肉,小康之家天天吃肉,吃来吃去都是瘦肉产量型的猪肉,从广州到哈尔滨全国上下的原料瘦肉口感相同,从上海到兰州九州方圆的超市大宗瘦肉切块品种单一,杜长大是全国通式,偶尔换个杜汉长大或皮杜长大也换不出个新鲜味儿来,生产中稍一疏忽就要发生 PSE 劣质肉。在这种单调的瘦肉商品猪模式中唯有杜洛克猪的肉质较好,但杜洛克猪在商品代的血液中只能占到 25-50% 。 三十年前的消费者吃肉的频率和分量比现在少得多,但吃到的是质量鲜肉型的猪肉。代表优质肉的巴克夏猪和本地猪在商品代的血液中占到 75-100% 。当时中国有众多的地方品种与巴克夏猪形成上百个杂交组合,各是各的风味。消费者在不同的省市会品尝到不同的猪肉风味,甚至在同一个省市的不同区域或不同季节也能有品尝不同猪肉风味的可能。就三十年前的生活水平而言,吃肉是属于改善生活的“开荤”大事,容易形成深刻记忆。这种记忆是对优质肉个性风味的美好回忆,对中老年人消费者来说是挥之不去的。老百姓对当时猪肉质量的首肯和留恋是从人文学角度佐证了当年巴克夏猪在提高杂交商品猪产肉量和保证肉质方面功不可没。

3 现代巴克夏猪的生产性能

表1现代巴克夏猪的屠宰性能

品种

日增重(磅)

屠宰率 %

胴体长(英寸)

眼肌面积(平方英寸)

背膘厚(英寸)

巴克夏

1.74

72.8

31.9

5.53

1.13

切斯特白

1.71

73.4

31.8

5.75

1.13

杜洛克

1.79

72.4

32.0

6.12

0.90

汉普夏

1.68

73.0

31.9

6.56

0.85

长白

1.79

73.2

32.8

6.03

0.93

波中

1.77

72.6

31.9

5.74

1.08

花斑波中

1.71

73.4

31.9

5.95

1.02

大白

1.76

73.6

32.8

6.17

0.90

* 据 Goodwin2004

表 2 现代巴克夏猪的肉质性能

品种

肌内脂肪 %

酸度 pHu

Minolta 色度值

烹饪损失 %

多汁性分值

嫩度满意程度

巴克夏

2.51

5.68

25.0

20.8

6.1

7.3

切斯特白

2.39

5.70

26.4

22.2

5.8

6.6

杜洛克

3.07

5.58

26.4

23.4

5.4

6.3

汉普夏

2.09

5.58

24.2

22.9

5.8

6.8

长白

1.90

5.47

29.4

24.0

5.0

6.6

波中

2.18

5.61

26.1

22.3

5.4

6.3

花斑波中

2.37

5.55

27.0

22.9

5.3

5.9

大白

1.70

5.47

28.6

23.8

4.9

6.3

* 据 Goodwin2004
   由于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被应用于猪的选种。现代版的巴克夏猪育种在传统巴克夏猪的选种方法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基因技术手段。其育种战略以保持巴克夏猪传统优质肉为基础,并改进其生长速度、瘦肉率、繁殖性能。从表 1 中可以明显看出现代巴克夏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眼肌面积(代表瘦肉率)正在紧随流行品种之后而且差距不大。笔者今年 5 月下旬专程拜访了伊利诺州的 Tuthill 育种场(图 2 ,该场专攻巴克夏猪育种)从而得知其 2008 版核心群测定成绩 如下:

  公猪性能:日增重 1.65 磅,背膘厚 0.67 英寸,眼肌面积 7.11 平方英寸, 167 日龄达 250 磅活重。

  母猪性能:平均乳头 13.5 个,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活仔 20 头以上,背膘厚 0.70 英寸,眼肌面积 7.00 平方英寸, 167 日龄达 250 磅活重。

图 2 ,该场专攻巴克夏猪育种

表 3 美系巴克夏猪与 Tuthill 巴克夏猪肉质性能比较

Hunter 值

酸度 pHu 

烹饪损失 %

Instron 剪切力

肌内脂肪 %

美系巴克夏猪

49.40

5.79

20.50

5.04

2.96

Tuthill 巴克夏猪

47.73

5.85

18.95

4.95

3.16

  通过对比表 2 和表 3 ,不难看出巴克夏猪在烹饪损失和肌内脂肪两大肉质性状上的优势和改进速度。

  现代巴克夏猪大致有三种类型:其一是美洲型以美系巴克夏猪为代表(图 3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该猪头较 重 ,体型高大修长,骨架粗大结实,瘦肉率极高,产仔也高于 其他 巴克夏猪。在毛色方面其六白特征不严格,头部白毛可染致脸耳,前肢白毛可过 腕 ,后肢白毛可过 飞节 ,具有独特的美洲风格。为了追求正宗,美国在 2000-2005 年从英国引入了 5 头巴克夏公猪。其二是欧洲型以英国原产地的巴克夏猪位代表,是原汁原味的正宗。其六白特征整齐划一,身材中等,背线较弓,头面微凹,体质细致匀称。其三是亚洲型的巴克夏猪以日本鹿儿岛巴克夏猪为代表,该猪较娇小玲珑,细致早熟,护仔性极强。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4 巴克夏猪的市场战略前景
4.1 生态养猪的先锋

  除了肉质因素外,巴克夏猪再度兴起的另一个历史原因是该猪在生态农业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美国在发展生态果园时为了避免使用农药,必须寻找到一种能迅速消灭果园甲壳虫的生物天敌。果农发现巴克夏猪可以担此大任。为什么是巴克夏猪而不是别的品种?因为巴克夏猪前驱宽厚,前肢相对发达,颈项粗大有力(臂头肌发达),四肢粗短有力(俗称抓地虎),重心低沉而前移(大约在第十肋垂线中点),头宽面圆,鼻梁略呈弧形上翘,一对立耳下两只犀利的杏核眼明察蛰虫之秋毫,活脱一个天生的挖掘机加美食家。如果换成其他现代流行瘦肉猪品种,那就勉为其难了。现代流行品种被选育得身材修长、颈细臀大、重心后移(大约在第十四肋垂线中点),虽然形象高大,却不能胜任除虫觅食的农家劳作。如此就不难理解现代的美洲果园中总是巴克夏猪在那里像黑旋风似的闯荡江湖。

4.2  巴杜二元模式

  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现有的品种格局,设中国每年生产的 6 亿头猪的 50% ( 3 亿头)是杜长大(杜大长)模式。这 3 亿头商品猪需要 1500 万头二元母猪和 60 万头父母代杜洛克公猪配套来供种。于是每年要有 20 万头父母代后备公猪补充更新(按 33% 更新率)。如果公猪按 2 : 1 选留,则需要 4 万头祖代母猪来生产这 20 万头父母代后备公猪,与此同时生产了 40 万头后备母猪。眼下这 40 万头后备母猪被充作肥猪白白浪费掉 ! 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用巴克夏公猪来配这  40 万头后备杜洛克母猪,每年将生产出 800 万头巴杜一代精品瘦肉猪!既然美国猪农可以做到(图 8 ),中国猪农也一样能做到,所需要的是与 40 万头杜洛克母猪配对的 16000 头巴克夏公猪。我国只需拥有一个 1000-1200 头规模的巴克夏原种猪场即可将此任务拿下,其可行性不难论证。

图8

4.3  巴北二元模式

  近年来,黑毛的本国培育品种的猪肉在大城市开始升温走俏。例如,北京黑猪在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已被看好,生产黑六牌猪肉的北京黑猪正在以纯繁方式进行扩大再生产。北京黑猪如果与杜长大汉等流行品种杂交,其瘦肉产量可以立马提高但是同时也会导致肌纤维变粗和风味质量形状的滑坡。为了保证其品牌质量——皮薄毛黑、骨细肉嫩、瘦肉红如玛瑙、脂肪白如汉玉,北京黑猪现阶段是以纯种北京黑猪作为商品猪供应市场。从长期技术战略出发,北京黑猪需要一个同类型的黑毛品种配合用作经济杂交,以便在保证原有肉质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巴克夏猪与北京黑猪的肉质特点有极大的相似性。巴克夏猪可以被视为与北京黑猪进行杂交组合的首选。北京涌现的现代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们是不吃唐僧肉,也不吃普通猪肉而改吃高档精品瘦猪肉(目前还是精品不是极品)。巴北模式生产的瘦猪肉足以满足现代白骨精得需要。

4.4 巴本二元模式

  中国现有的众多地方品种中大约有一半是黑毛(包括黑毛六白特征)品种。这些黑毛地方猪种有如下共性:其一,有效群体数量有限,育种场规模不大,育种经费不足,急需在开发中求生存。其二 ,  肉质极佳但瘦肉率极低。其三,繁殖力强,耐粗饲,但生长太慢。因此,急需某种生长快、肉质好、瘦肉率高的黑毛父本进行经济杂交,从而开发出既有一定的生长速度又能耐粗抗逆,既带有地方风味又有适度瘦肉率的精品黑猪,形成绚丽多彩的黑猪精品肉市场。在这种杂交模式中巴克夏猪是不可多得的父本。

5 巴克夏猪在中国的历史衔接

  上世纪最后一次进口的巴克夏种猪是日系的 3 公 25 母,于 1964 年集中于北京农业大学涿县农场试验队(也是农垦系统引进种猪的基地)猪场育种扩繁后向全国推广。其育种资料失于“文革”,但作为当时的主要育种技术员,笔者依然清晰地记得该育种群的性能如下:公猪成年体重约 200 千克,母猪成年体重约 160-180 千克,头胎产仔平均 7.5 头,二胎以上平均 8.5 头,初生个体重 1.2-1.5 千克, 60 天断奶个体重 13-15 千克, 6 月龄后备猪平均体重 80 千克。这个生产水平在新世纪时代看来简直是低得可笑土得掉渣,但在当时可是全国领先。时隔 44 年之后,应万谷养猪育种公司之约,笔者于 2008 年 5 月赴美购回美系巴克夏种猪 15 公 21 母,时下已从上海进关。这批现代巴克夏猪可是鸟枪换炮。丰满宽厚的瘦肉型体型令人耳目一新, 200-300 千克的成年体重和尺码凸现现代风格, 250 磅 /167 日龄的生长速度奠定了现代杂交父本的性能要素,足以引领现代精品猪大潮。纵观世界通史,巴克夏猪的祖先中国华南猪在两千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华夏大地远征欧罗巴留下华裔后代成为品种精英巴克夏猪,该猪又于近代返回娘家中国大陆是绕着半个地球划了一个圈。而今 2008 版的美系巴克夏猪进关上海是绕着整个地球划了一个圈。巴克夏猪即将在中国养猪现代版中写下新的一页。

摘自《 猪业科学 》 杂志 2008 , 9  期 70-73 页

©2005-2012 上海万谷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茸北工业区茸兴路1号 邮编:201613
电话:021-57781566/57781568  传真:021-57781668  http://www.wantco.cn E-mail:wantco@126.com